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改革已经成为了一项国家教育战略。通过系统化调查研究之后,我们发现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学及指导教学改革的重要标准,能够客观地反映教育水平高低和教育效果优劣的程度。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是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的“提高办学质量,建立多元参与的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的政策要求,主动适应大数据技术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常州卫生分院自2018年起,以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系统深入研究五年制职业教育的质量观与质量保障体系,将全面提升五年制高职校教学质量,构建标准化、智能化、系统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最根本目标与任务。
通过项目建设、多方调研,研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提出“健全职业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深入推进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切实发挥学校质量保证主体作用”等文件精神要求,发现五年制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存在三个根本性问题。一是质量评价标准固化。主要体现为省-市-校三级质量标准衔接不畅,未针对五年制贯通培养特点动态调整,评价指标导向不足。二是质量监控方法落后。主要体现为教学质量控制方式简单,过程性数据采集技术不足,无法对教育教学运行实现常态化的智能监测和预警。三是评价反馈机制不全。评价反馈未能实现因类施策,机制不健全,缺失由教育主体、行业企业等共同构建的多元协同评价反馈机制。
针对以上问题,常州卫生分院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指导下,开展对策研究后认为,以多层级教学质量标准为引领,以建立质量保障体系为抓手,以数智化监测平台为支撑,持续加强教学质量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发展性。在五年制高职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以建立教学质量保障的“闭环”体系为重点,完善“标准化”的内适质量,提高“灵活性”的外适质量,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基本判断和基本向度。
